社工人才

首页 > 档案园地 > 兰台珍档 > 客家古村落的世界记忆

客家古村落的世界记忆

发表时间:2015-03-06新闻来源:浏览:6273

李冬蕾

2014 7 月,广东省档案馆从私人收藏家魏金华手里征集到 1613 件侨批档案,经过初步的整理后,我们发现这批档案内容丰富,涵盖面广,种类包括华侨使用的证件、单据,侨批银信,侨批印章,侨批老照片等等。其中 144 件侨批档案来自一个典型的客家古村落——梅州桥溪村。

客家侨批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大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有幸留存的侨批档案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渐彰显出它的价值,先后为民间收藏家和政府有关部门所收藏,主要体现在:第一,客家华侨遍布世界,侨批记载着他们的出国行为及特征,具有世界意义;第二,客家侨批产生于19 世纪中后期至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在这段历史时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这一段时期的历史产物,侨批自然具有其历史意义;第三,19世纪以来,中国与东南亚等地的文化交流也在客家侨批中留有印记,因此具有时代意义;第四,客家侨批还反映了客家地区的社会发展与变迁,建筑风格和生活习惯呈多样化,具有地域意义。

为了更好地解读这批侨批档案,魏金华带领我们前往桥溪村,实地了解古村的情况以及当年到此征集侨批的经历。

桥溪村,是广东省梅州东北部雁洋镇的一个客家小村落,与大埔县英雅乡接壤,位于广东阴那山五指峰西麓。村子四面环山,满眼苍翠,小河淳淳,绕村而建的客家围屋依山而建,鳞次栉比。在方圆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近二十座客家民居建筑,或朴素大方,或华丽堂皇,各显千秋,构成了桥溪村厚重而灵秀的迷人风貌。目前村中统计人数为 216 人,旅居海外及港澳台的则多达 6000 人,是个名副其实的侨乡。小村朱、陈两姓人家,自明朝末年开始,世代联姻。如今村里保存有朱氏后人留洋后回乡兴建的继善楼、世德楼、宝善楼、世安居、宝庆居、祖德居等建筑。魏金华特别为我们指出了世德楼——那 144 件侨批档案的出处。世德楼是一座颇具规模的典型客家四杠楼建筑,依山就势而成,以沙灰合土夯实的二层结构楼房,细节渗透了些许西洋风格,四周还遍布着龙眼、柚子等南国果树。

“这些发黄的侨批,每一封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魏金华说,在海外的客家人努力拼搏、勤俭节约,一旦有点收入,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把款物托带给家乡的双亲或妻儿,尽孝尽责,并通过侨批将自己在海外的生存状况、奋斗历程、海外局势等告知家人。很多尘封多年的侨批封、信封及信纸已被虫蛀蚀,但这批来自世德楼的侨批档案依然保持完好。究其原因,一是历史比较短,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这 144 件侨批一直被装在铁盒里,被特别保管。这批侨批产生于 20 世纪60 年代中期到 80 年代初期,是梅州桥溪村华侨朱昌峦从香港寄给在桥溪村的父亲朱忠源的,也有少部分回批。每封信或长或短,记录着生活琐事,语言朴实,极少刻意的形容之词、修饰之语,总以“亲爱的爸爸妈妈”作

为开头,以“身体健康”作为结束词。

1965 7 16 日,朱昌峦寄给父亲的侨批,该侨批封上有更改的痕迹,估计是儿子第一次寄信,把邮寄地址的位置弄错了,信里语句不通顺,字迹正倚交错,大大小小,开开合合,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能完整写出来。信里提及对母亲贫血的问候,对阿姐阿妹学习成绩的询问……信虽寥寥数语,但可看出在香港谋生的朱昌峦对故乡老少的无限牵挂。

1979 3 28 日,朱昌峦寄给父亲的侨批,无论信封还是信纸都变得干净整洁,字迹工整,证明儿子已经熟悉了寄信的流程,文化水平有了提高。尽管信里的内容依旧是家里的琐事,但在信里儿子已经能和父亲讨论生活上的问题,分享工作上的喜悦,承担家里的责任。封内还附了五张黄大仙的灵签,一张是求给父亲,另外两张是特意为了母亲身体健康而求的,希望病情有所好转,另外两张是为朱昌峦自己和妻子莉珍所求的。朱昌峦在信里把每一张灵签都做了详细的说明。

1980 1 19 日,父亲给儿子的回批中提到儿子汇来的钱已足够把家里的欠款和利息全部还清,表示心情非常愉快。

144 件侨批档案还夹杂着朱昌峦为家里汇钱的证明,帮家里冲洗的照片,为家里寄生活用品的税款缴纳证等等,这些都无不浸透着朱昌峦的血泪和汗水,蕴含着对故里和亲人的责任感,并见证了朱昌峦从做散工为三餐温饱而担忧到在政府部门做公职人员能在香港安居乐业的历程,内容极其完整。

这批解放后来自世德楼的侨批,也见证了侨批业由盛至衰的过程。侨批是在当时金融邮政机构尚未建立或极不完善的情况下,海外侨胞通过民间渠道及后来的金融邮政机构寄回国内、连带家书或简单附言的汇款凭证。它出现在 19 世纪中后期,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主要分布于中国广东、福建和香港地区以及东南亚的泰国、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相对于其他诞生于鼎盛时期的侨批档案,信封代替了传统的侨批封,书写工具由毛笔变成了铅笔、墨水笔,文言文逐渐被白话文所取代,“父母”成为“爸爸妈妈”,批局的印章也被邮戳所代替,而信中提到的汇款,也已不再是通过“传统”的批局和水客来办理和汇兑,而是选择官方的邮汇。

如今保存完好的特色大屋,凝聚了客家人以及海外华侨的人文理想,受到历史影响从桥溪村走出的华侨也在往后的日子里回来为桥溪村添砖盖瓦。侨批,这种中国本土文化的载体,也因社会的进步、数字时代的发展,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作者单位:广东省档案馆收集整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