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人才

首页 > 社工人才 > 社工动态 > 以港为师 社工督导探索“本土化”

以港为师 社工督导探索“本土化”

发表时间:2013-07-01新闻来源:南方日报浏览:6686

南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在给一些有需要的市民提供服务。南方日报记者卢奕诚摄

今天,桂城培养“本土社工督导”计划将迎来本学年的第二课——小组讨论,议题承接上月的“团队建设”理论课,由香港的两位资深社工督导授课。

这项计划暂为期一年,首批的33名学员,22人来自政府部门,11人来自社工机构。他们均在桂城有2年以上的社会服务经验。

2009年“关爱桂城”启动建设至今,桂城约有225名社工,31家NGO机构,在社会组织蓬勃发展中,也不免遇到社工督导和监控缺失、人才流动等问题。桂城希望培养一批本地社工督导队伍,改观以往依赖香港督导的局面,弥补此前桂城社工链条中的高端环节。

目前,社工督导机制在港台地区已较为完备,深圳、东莞等地已启动本土督导的体系建设,桂城此次开启佛山社工督导“本土化”探索,主要以村居的政府人员为主,希望第一年试验后出台一份本土督导培养的建议方案,而在南海的一些NGO机构,早已自行开始这种探索。

●南方日报记者张素圈

请进来拜香港督导为师

在南海人民医院医务社工项目中,社工主任贺彩霞接受香港的督导培训已有两年。一位有着20多年医务社工经验的香港督导每月都会来一天,指导项目的开展。

在医务社工项目中,香港督导主要负责三个层面的工作,一是教育培育,教医务社工开展工作具体的技巧和手法,比如如何做医务科室需求分析,教社工如何开展个案服务,例如临终关怀,哀伤辅导,面谈技巧,如何组织策划小组活动等。

其次是行政性的督导,如项目时间安排、管理、宣传公关等。最后是支持性的督导,对于社工个人的情感疏导,发展支持等。比如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社工接受一些负面情绪时如何疏导情绪,自我解压等。

在这其中,香港督导有对项目团体的督导,也有对社工个人的督导,还有实地考察的督导,例如指导社工开展个案,提出一些可以改进的建议等。

贺彩霞说,督导非常细致和严苛,会要求社工制定的计划书要清晰且具体,督导则会斟酌计划书里的每一句话,提出哪些是需要修改的,哪些是可以强化的。例如如何组织一场活动,督导则会针对社工说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表情、肢体语言做出修正,这也让她感觉到,社工是一种职业,一举一动都必须职业化,并非热心就能做好。

除了这位香港督导,医务社工项目还有一位来自美国的顾问,也会定期指导项目的开展,督导的言传身教和密集实训,让贺彩霞收获颇丰,不过,在引进外来督导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水土不服”的问题,往往需要双方进行磨合。

贺彩霞说,香港和南海开展医务社工的服务有很多地方是相通的,例如长远的目标和成效,是有共识的。不同的是发展阶段不同,例如香港医务社工是像医生一样的职业,管床位,例如一个社工负责一些床位病人,侧重于个案,治疗性为主。

在国内,医务社工还是初级阶段,很多人都不知道,可能需要做一些宣传,开展一些活动让病人了解,多和医务人员接触,让大家了解社工。以南海人民医院医务社工项目为例,督导就需要因地制宜,从最初的宣传康乐类活动,慢慢做一些小组活动,再到个案支持,分阶段推进。

在文化上也有一些差异,香港受西方文化影响大,开展生死教育、死亡教育更早,很多人可以接受死亡这个话题,可以去谈论。医务人员和社工都可以和临终的病人去谈论如何接受这个现实,如何处理离别。在内地很避讳谈论死亡,督导这个时候就要根据遇到的情况指导社工如何去做,应当地的文化,具体的案例去调整一些策略。

社工督导一定要本土化

不过,由于粤港文化非常接近,香港督导更能够理解内地医务社工起步阶段的处境,可以对做前期的开拓进行调整,另一方面,也依旧会尽其所能,即加强个案训练。而另一位来自美国的资深顾问,则非常不理解南海医院项目的做法,他认为医务社工就应该做个案,处理面临危机的一些病人的问题,不应该去发展志愿者服务,不该做那么多的活动。

“这时候我们就要根据不同的督导不同的特点,用好这些资源,例如美国的督导优势在于精神康复,更重视个案,我们就多多学习他这方面的经验。”差异的存在,让贺彩霞认为“本土化”才是最终出路。因此,在实际项目的运作过程中,做为社工主任的她,同时也是一名社工督导,具体督导其他同事开展工作,香港和美国的两位督导则起着补充的作用。

“一方面,这是项目实地开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资金的问题,聘请一位香港督导往往价格不菲。”

据了解,聘请一名香港督导对社工进行培训,假如聘期为一年,每月工作10天,一般情况下要支付20多万元年薪,而且要连续培训三年左右。这也让NGO组织不得不自主创新实践探索适应本地化实际的督导人才。

南海医务社工项目由佛山启创社工机构承接,据启创方面介绍,目前启创主要是机构内部的高层、理事担任督导,这些人往往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和各种资源,分部门分项目,每一个层级都会要督导下属同事,例如站点的站长、项目的主任等都是督导。仅有三四名外来聘请的兼职督导,他们大多利用休假的时间来内地兼职。根据项目的需要,每个月来一两次,薪酬则是每月几千块不等。

桂城的慧爱公益机构也是如此,该机构社工总干事冬冬介绍,慧爱也主要是内部督导,由理事会成员担任,依据每人的专长,分别督导机构发展、财务、志愿者管理等方向。在公益项目中遇到问题与理事会成员商量,内部解决不了的,才会利用自己的资源,找专业督导前来召开分享会讨论,每次给几百块的补贴。

“由于对本土文化和项目都不甚了解,香港等地的督导不会直接告诉你该怎么做,而是通过一些方式引导你如何思考,去探索自己的方法。”冬冬介绍说,香港督导一般会组织了志愿者骨干、理事会成员、社工一起开会,每个人都提出自己的问题。当一个人提出自己问题时,其他在场的人都分别问这个问题是如何理解的,大家在讨论中理清思路,香港老师在旁边,最后点评。

“香港督导教我们通过小组的方式,把我们的问题解决。这是锻炼我们的思维模式,把我们的问题内化处理,最终还是要靠我们自己解决问题。”

传帮带加速本土督导炼成

据一位香港督导介绍,香港社工发展得好,走在前列,是有它特殊的条件,比如香港有专门的经费在全球高薪聘请全程或半程的督导,定期和定时培训社工,而佛山目前还没有这样的一套机制。

而在桂城,从2009年关爱桂城建设正式启动,目前服务于桂城约有225名社工,31家NGO机构,包括25家专业社工机构和6家公益组织。桂城现在结合服务项目购买的督导一共有26名,全部是机构自聘或外聘,暂时没有自己的督导队伍。而在整个南海,督导有些是机构内部的高层、理事担任,部分是从香港、深圳、广州、东莞等地聘请的。

关爱桂城方面认为,解决督导缺乏难题,需要建立好的机制,社工督导是发展社工组织,有效管理社会的关键环节,涉及到长远利益,不可能投入大量的资金享受一时之快,目前关爱基金在购买服务时要求督导费用不超过服务项目总费用的8%。唯有自主创新实践探索适应本地化实际的督导人才,才能培养适应本地化要求的社工,也有利于整个社工组织的发展壮大。

另一方面,目前桂城社工队伍处于阶梯式发展阶段,也需要一批专业人才协助督导服务的开展、监测服务情况、提升服务水平。以前也有引进其他地方的督导开展类似的工作,但是引进的督导对本土的情况不熟悉或者根本没有在本土开展过服务,很难深入地开展督导工作。

“例如香港在不同领域的社工服务方面有一套完善的指标体系,监测服务的开展,但是两地发展程度不一样,同样的指标根本无法放在桂城执行。而在本土服务的社工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具备成为一名本土督导的基础优势条件。”

据悉,桂城本土督导计划由街道社工协会和佛山市清流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共同开展,同时邀请香港社会服务发展研究中心提供技术支持。据清流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蒋中信介绍,目前,现在深圳、东莞、广州等地督导培育模式都是从“督导员——初级督导——中级督导——高级督导”逐级晋升,每个地方晋升的标准不太一致,就桂城第一次尝试做本土督导来说,至少经过两到三年理论和实践的培育才能够成为初级督导,每级晋升都需要一定年限的培训和实践。

“去年我们和东莞社工协会开展过类似的社工督导培训服务,我们在佛山也是试水,把东莞方面的经验带到佛山,是否会‘水土不服’还有待检验和调整。”蒋中信说。

目前,桂城本土社工督导计划邀请了7位导师,来自和香港、台湾、深圳等地。针对桂城社工或者NGO组织、村居部门一些中高层人员开展,为期一年的本土督导中级课程培育。今年五月到明年三月,包括培训课程、督导答疑、交流服务和参访,每月有一次的培训课程,一到两次的小组督导。

关爱桂城方面表示,将尝试从“督导员——初级督导——中级督导——高级督导”这样一个不断晋升阶段去发展本土督导,经过第一年与机构的合作后出台一份本土督导培养的建议方案。

第一批督导的培育预计需要用两年时间,能够通过考核的学员将获得关爱桂城督导委员会的返聘分配到相关的服务项目,协助政府监测服务的开展情况。桂城关爱基金也会慢慢规范在督导工作方面的支出和标准化。“桂城会慢慢总结经验,供同行参考,希望让本土资深社工通过传帮带加速成长,最终实现社工督导的本土化,同时,也培养一批村居社会服务骨干。”

-------------------------------
来源: 《 南方日报 》2013年06月21日